出口服裝需謹防斷針的危害,造成損失!
國家出口貿易檢驗檢疫部門特別提醒:出口服裝謹防“斷針”的危害,造成損失!
近期,境外媒體報道:部分中國出口的服裝中發現縫紉針。出口服裝里的小小斷針既給消費都帶來安全隱患,又可以由此引起國際貿易糾紛。國家出口貿易檢驗檢疫部門特別提醒:出口服裝要謹防小針帶來的大問題。
服裝上所用的針,一般分為手工用的手縫針和縫紉機用機針,其他還有假縫或作記號用的大頭針,針頭雖小,但危害很大。據鎮江室檢驗檢疫部門介紹,外地曾有一家服裝生產企業生產的服裝到日本銷售后,消費者發現斷針,向有關部門投訴,結果不光光使貿易公司丟失了客戶,失去了市場和信譽,還為此支付了1000萬日元的賠償,工廠還面臨退貨賠償等一系列的經濟損失。如何嚴格控制產品質量,杜絕斷針漏檢事故的發生,是服裝生產企業和檢驗檢疫職能部門必須重視的問題。
郴州市規范出口服裝企業用針制度
郴州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全市出口服裝企業的用針管理情況進行了突擊檢查 ,結果不太樂觀。生產現場存在廢棄舊針、備用針數量與要求不符、機臺用針無任何登記、殘缺針沒有跟蹤記錄等是此次檢查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郴州市出口服裝企業尚未制定規范的換針制度,員工沒有交出舊針就換發新針、生產現場機臺數目不清、員工隨意在機臺拔針、舊針隨地丟棄的問題十分嚴重,這些都是造成造成此次檢查中出現一系列商品不合格問題的原因所在。
規范企業用針管理制度,避免在服裝中出現殘斷針,是保證出口產品質量的重要渠道,也是此次出口服裝企業專項整治的重點內容。郴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要求各出口服裝企業做好四個“嚴格控制”,
- 第一:嚴格控制備用針,減少機針、手縫針的備用數量;
- 第二:嚴格控制信用登記,堅持“以舊換新”的領用制度;
- 第三:嚴格控制操作現場,以登記卡實時記錄用針情況;
- 第四:嚴格控制斷、舊針,堅持回收登記制度,最好是使用檢針機進行檢驗,確保斷針現象得到杜絕;